语文小论文范文 第1篇
家长和老师应该联合起来进行解决。家长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进行指导,拓展知识面;同时在家里多让孩子看故事,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陪孩子做一些文字猜谜游戏,积累语文方面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语文视野,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教师在学校需要的工作同样很重要,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最基础的拼音抓起,不断强化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扎实的拼音基础,为后来的认字、写字打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长期语文学习计划,比如写日记、抄写名言警句等。语文的学习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需要坚持不懈的积累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并要求学生经常写读后感,这些都是语文能力的慢慢积累和提升。
语文小论文范文 第2篇
发挥语文学科功能论文
我们就要迎来21世纪。面向21世纪这个辉煌的时代,对语文素质如何规范呢?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又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换言之,就是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
(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都要发展。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任何学科都具有认知功能。
认知包括知识和能力,认知功能就是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功能。小学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得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如历史学科的认知功能,主要体现在获得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方面。而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有三方面:
(1)掌握语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获得语言能力;
(2)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能力;
(3)获得各种文化科学知识。
这三项认知功能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正因为有这项基本的认知功能,所以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具有再认知特点。一个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才能再认知。因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不载负着一定文化、思想、感情的语文。这是由语言的本质所决定的,语言不仅有物质外壳――语音,而且还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获得语言,还可以获得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人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都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儿童的成长也是在逐渐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掌握书面语言尤为重要。当儿童能识字、阅读以后,不仅会丰富知识,而且会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会提高认识能力。通过识字、阅读还要培养学生说话、作文能力,把自己要说的话,要做的事,用口头和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所以说,学好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因而才称之为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科是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表达思想的工具,是青少年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工具。正如叶圣陶指出的:“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由此说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工具,发挥语文学科的再认知功能,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对于从事各项工作,对于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叶圣陶提出“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一是“个个学生”,“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二是“善于使用”,不是一般地使用。就是说,要做到使语文的认知功能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充分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看,还很难找到一个班的全班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上都实实在在地达标的,有不少小学生读书、读文章,抓不住重点。读一本书,抓不住要领;读报纸,抓不住要闻。说明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认知功能发挥得还不够,距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语文素质目标相差甚远。从未来社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知识的更新率很高,迫切需要提高单位阅读时间的信息量,人工智能的发展,电脑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对听、说、读、写提出较高要求。尤其是要有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会读书、爱读书、会作文,养成读书、作文的良好习惯,为培养高水平的读写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矗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意、审美功能任何学科都有教育功能,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这是教学的共性。
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点体现在表情达意和审美功能上。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不属于各科的共性,而是由语文学科的个性决定的,是由语言的本质所决定的。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因为语言是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价值,所以语文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上。往往一篇文章所塑造的伟大形象或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会在学生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通过语文教学,在渗透思想情感、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大功能。所以语文也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成为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教育的工具学科。
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思想、情意、审美功能,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奠定基础。
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但语文学科发展思维的功能具有突出意义,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决定的。
语言是与思维相联系的,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对立统一的。这里要区别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思想则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内容。思想和思维是相伴活动的,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思维、思想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是统一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语文,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发展思维的功能。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听人讲话或阅读中分不清主次,抓不住要点,不会概括段意,不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不会编写读书提纲;在说话和作文中,往往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重复口罗嗦。这些不仅说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低,而且也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还有的学生读书时不会把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事件、事物、人物理解得具体形象;在说话、作文中,语言空洞、枯燥、呆板,缺乏具体情景的描写。这除了对事物、人物、景物缺乏具体观察认识外,也说明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还未充分有效地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在培养语文素质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因为语文和思维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既要防止出现只抓语言训练,不重视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要防止脱离语言专搞思维训练。要从语言训练出发,以发展思维能力为基础,使发展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
语文小论文范文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了三(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人数是39人,本班的男女生比例男生偏多,女生较少,男生28人,女生11人。
本班中等学生占班级学生的大部分,优生和后20%学生占一小部分。本班由我从一年级带上来,所以,对他们较为了解,本班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较扎实,两年多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们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像:章满、郑旭阳、郑诗诺、刘泉等这些学生。本班中有部分学生记忆力在较低、学生多动记忆力容易涣散,所以很多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需要比常人多点时间去识记的,所以对于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会适当降低难度,对他们的写话,我也尽量让他们做到能够写点东西出来,这样的学生如沈盈盈、汪诗蒙、章益彤等。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群体中,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于溺爱和父母对孩子作业的不够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阅读习惯较差,这部分学生如:郑晨豪、陈冰雪、黄勇强等,对于他们这些习惯的纠正,还是成为本学期的重点。
三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开始了写作。现在第二学期对于写作的压力,我们更大了,需要我们把握孩子们的特点,真正因材施教,为我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文章32篇,其中精读文章24篇,略读文章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文章。每组教材包括导语、文章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文章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二)教材的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文章、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 精读文章与略读文章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文章与略读文章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过渡到略读文章,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文章和略读文章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和训练阅读的功能。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为了方便文章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文章后不知了课外手机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文章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文章,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文章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文章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课程标准新选的文章,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本册新编选的文章超过一半,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单元内文章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教材在部分文章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
4、着力改进文章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① 改进文章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文章之前、文章之中、文章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② 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策略性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文章至少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题目是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完成这个题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部分课后练习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在有些文章练习后安排了小附录,一次是有关时间的格言,在《和时间赛跑》后,一次是关于月亮的精彩描写,在《月球之谜》后。这样安排,一是拓展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搜集积累材料。
本册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强调读写结合,而且一般是先说后写的题目。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语文小论文范文 第4篇
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设立学习角,将各种学习资料及学生的学习心得集中放在学习角,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一个小小的学习角,就是一个世界。学生在学习角中可以自主自由地学习,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展示在学习角中,供其他学生学习,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
1、品味书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中,有利于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室的小黑板上可以经常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古诗、励志良言,学习角摆放各种各样的书籍,培养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摘录好词好句好段,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学期举办定时诗歌朗诵赛或读书交流会,促进学生多读书。例如,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体会古人的胸怀。
2、交流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经验,勤交流。优秀学生向全体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其他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以少带多,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培养。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学习。
三、结语
总之,在新世纪语文改革大潮中,为了提高语文有效教学质量,为了提升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以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硕果累累。
语文小论文范文 第5篇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科学的传播,语文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传达细腻准确、合乎科学的情意。教师要正确掌握词语的含义、语体及感情色彩等语言元素,并且能够深刻、准确地表达、分析与讲授语言知识。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本中《落花生》文章时,教师就要注意到“落花生”是花生的别名,不要未经调查与查证,就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种花生”,造成了理论性错误。
再如“对于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坚决不同意,而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到底是“有人坚决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还是“对于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正确的,教师表达不清楚,学生也就难以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语意明白、毫无歧义地进行语言表达。另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抓住重点,凸显精华,不仅要做到在精处泼墨如水,还要做到在次要处惜墨如金,这样方能达到“约而不失一词”“立片言可以明百意”“丰而不余一言”的境界,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无限的知识,真正到达以简驾繁、以少胜多的至高境界。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