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妈咪

好多父母对自家孩子的评价就是孩子听话孝顺的说说:“不打不骂不听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仿佛孩子天生就是这样,没有外界威胁和压力的情况下,就不能好好的生活和学习。

不光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是这样,在面对外界压力的时候,常常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或事物时,在心里就会不自觉地臣服,而不是敬佩或努力跟上。

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客观来看,是非常“弱者”的行为,不懂的自我管理,却常常向强者妥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对“强者”屈服的情况呢孩子听话孝顺的说说

父母让孩子“跪着”长大

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存在着天然的优越感:我让你吃让你穿,你就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成长。

孩子低父母一等,在接受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时候,需要谦卑的“跪姿”。否则就是不孝、不感恩。

有个典故叫“羊羔跪乳”,小羊吃奶的时候,是跪着吃奶的!这也让人想到了人,人从小时候起,就深受父母的生养之恩,羊尚且知道跪着用感恩的心态吃奶,更何况是人呢。

且不说“羊羔跪乳”是因为羊腿长必须跪着才能吃到母乳这一事实,就说典故本身的寓意,也是让孩子懂得感恩,而不是父母强迫孩子感恩。

父母在强迫孩子感恩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个错误:我的付出,孩子必须要给回报。

父母和同龄人相处,对待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常常能用平常、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但是对待自家孩子的时候,就无法采用平常心:

孩子突然考的很差,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可能会说:“是不是这几天孩子状态不好?多问问,多了解了解!”

然而,如果是自家孩子,父母就无法用平常心来对待了:“你说说你怎么回事儿?天天供你吃供你穿,你这分数对得起谁?”

在面对自家孩子的时候,父母很容易用“强者”的心态去压制孩子,用压力去让孩子妥协。

这会让孩子在长大后依旧养成这样的习惯:别人的斥责、责骂,无论孩子有没有错,都会习惯性的妥协。

父母在孩子面前,姿态太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这主要是说,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的速度和效率就特别快,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方面。

父母把孩子保护的太好,生怕孩子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也常常跟孩子说这些话:

“我们不需要你回报,你快快乐乐长大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宝宝再吃一点吧,张嘴,妈妈喂你,就吃一口,就一口!”;

……

在商场中,一个妈妈让孩子别看手机,却被孩子踹了好几脚。

家庭中,父母很容易对孩子、对其他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力且没有自尊,变成家庭中的弱者,对孩子的“强势”妥协。

父母的妥协和懦弱会助长孩子的暴力,同样也会让孩子在面对更强的人时变得软弱。

父母在孩子面前,姿态太低,就是给孩子一个“欺软怕硬”的入口。

在无数个家庭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压迫,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无尊严妥协,都会让孩子体会,甚至学到“弱者”的生存方式。

孩子自尊自信的生活,敢于向生活中的困难发出挑战、敢于面对生活的挫折,而不是屈服。这对孩子未来的道路能走多远、走多宽,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养成“被迫屈服”的习惯,也不要做出“屈服的姿态”供孩子“学习”。

父母给予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未来茁壮成长的土壤,对孩子的意义非凡。

让孩子懂得感恩,对孩子好,并不是用“压迫”的方式,或者用无限纵容的方式来获得孩子的感恩之情。

在很多家庭容易把“听话”和“孝顺”两个词混在一起,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孩子听话,不一定孝顺。当他有能力不听话的时候,他一定不会孝顺。

孩子孝顺,但是他不一定听话,因为他有他的人生和追求。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做到“站着感恩”?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对家庭是有责任的,回报父母、赡养父母也是一种责任。

爱不一定可靠,但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责任感却会让孩子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

包括孩子的作业,当孩子有责任感,知道学习、写作业是他的责任的时候,他无论是否爱学习,都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责任感比爱更可靠。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其实并不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

①承担家务,对家庭付出,能让孩子获得责任感;

②承担责任,孩子在花费、行为上,要为自己的任性和错误负责;

③培养孩子的独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让孩子懂得分享

让孩子懂得分享,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事情:有的父母觉得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对孩子好;有的父母觉得,不让孩子跟其他人分享是理所应当的。

其实,分享是孩子将来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技能,这比孩子对别人“示弱”、“妥协”来融入社会更容易,幸福感也更高。

分享不是父母剥夺孩子的快乐去满足别的孩子,特别是在孩子2—3岁物权敏感期的时候,而是尽可能的达到双赢的状态:

孩子一个人在玩儿玩具,让孩子跟别人分享一起玩,可以得到双倍的快乐;

孩子玩儿滑梯,孩子多了,不光有滑滑梯的快乐,还有等待时的期待和玩滑梯之后跟别人交谈的快乐。

①引导孩子体会分享的快乐,比如说游戏、吃饭的时候;

②当孩子分享的时候,父母不要拒绝,而是接受和感谢,让孩子知道分享可以收获别人的感谢;

3、让孩子懂得自我满足

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来得到认同感和安全感、满足感。

这没有什么不对,人需要认同感,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

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感,却能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保持初心、坚持自我。

在面对“强者”和尊严的时候,能够为了自己去反抗,而不是为了“认同感”向别人屈服。

让孩子懂得自我满足,让孩子有独处的能力,很少有人可以跟自己独处,在媒体、网络盛行的时候,也很少有人可以独立思考,让孩子学会跟自己相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①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当人有盛大的精神世界时,更容易坚持自己,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压迫;

②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情感,让孩子能够接纳、思考自己的正、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很多事情,都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影响孩子的。

并不是父母形式主义的说几句话、做几件事就能影响孩子,而是把这些融入到生活中。让孩子在有尊严、有思想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真的“站着”面对自己和外界。,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无尊严妥协,都会让孩子体会,甚至学到“弱者”的生存方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