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来了人们在春天里,春天还会远吗?人们对春天,总是抱有无限美好的期盼,但回首2020年的春天,或许是很多人心中难熬又难忘的一个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应对“抗疫”这场漫长而艰巨的大考。
转眼2020年即将落幕,回望这个特别的春天,这些动人的画面,你是否记忆犹新?
【泪目!钟南山院士坐高铁餐车去武汉】
年初,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在全国范围内蔓延。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临危受命,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1月18日傍晚,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坐上了傍晚5点多钟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这张钟南山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闭目休息时的照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9月23日,钟南山在广东作抗疫专题报告时,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钟南山说,自己当时已听说有一家6口中5人到武汉探亲后得病,且这家人中有人没去过武汉却得病,他觉得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带着“有没有可能人传染人”的疑问,他在火车上写下提纲。后来太过疲惫,闭目养神时,才被拍下这张流传甚广的照片。
他还表示,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让我去武汉,是国家对我的信任!”
一位84岁的老人真实展示了何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钟老的身体力行,提振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在春天来临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速度!火神山医院10天交付使用】
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张床位,10天内交付。2020年2月2日,“中国速度”诞生了一个新奇迹人们在春天里: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
火神山医院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成千上万日夜赶工的中国人民的汗水,是以科技为驱动日益崛起的“中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火神山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相当部分出自江苏徐工集团:挖掘机移山、压路机平整、搅拌车浇坪、起重机吊装板房,彼此接力,轮番上马;病患们入住的大白板房,有江苏吴江众元彩板组合房厂的星夜运输;调配的医疗设备,有江苏鱼跃医疗设备公司的火速支援……无数企业与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是“中国速度”最大的底气。
【豪情!丈夫为妻子高举“破楼兰”壮行诗】
“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一个人,举起了14亿人的心声。照片中的男子叫张育峰,他的妻子是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长李勤。2月9日凌晨两点,李勤接到医院来电,火速出征武汉,抗击疫情。
妻子的出征,让张育峰想到了《木兰辞》和《从军行》。“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这十三个字从脑海里蹦出来后,张育峰立即打电话请附近的一个朋友帮忙打印。事后张育峰写道:“我想等她走到跟前时,我要大声地激情朗读。可是当她走近我时,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我唯有无声地将双臂举得更高……”
这张定格下的照片,迅速成为网络热搜。因为这13个字写出了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信念,更饱含着对一线医护人员最深情的祝福。
【驰援!“苏大强”医疗支援队奔赴黄石】
“黄石妹妹,苏大强来了!”2月11日,由31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批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启程赶赴湖北。
召即来,来即战。在机场候机大厅,即将出发的医疗队员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全省人民的重托,列队集结、整装待发、士气昂扬,“武汉加油”“黄石加油”“中国加油”“江苏来了”,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候机大厅,充满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机缘!大连小伙误入武汉成志愿者】
2月15日,90后小伙蒋文强本想去长沙,却阴差阳错到了武汉,还进了由南京鼓楼医院医护团队整建制接管的病区医院内,当上了志愿者,因为是辽宁大连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连”。蒋文强特意给自己在走廊里设置了一个“大连小伙”工位,医护人员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可以到这里找他。
也正是这个“失误”让他见识到了真正的抗疫一线,更结识了“比他还爷们儿”的南京医护团队。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鼓楼医院医务处处长景抗震谈起他时表示,“小伙子了不起,不简单”“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才更能看到人性的光辉,平凡中见伟大”!
【暖心!武汉医患同看落日余晖】
一轮暖阳,两个身影。2020年2月11日,新冠肺炎患者,87岁老人王欣入住武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3月5日,王欣出病房做CT,途中恰逢日落,90后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凯陪伴老人欣赏久违瞬间,两人同时手指落日。这张“落日余晖照”感动了无数网友。
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老人痊愈出院。9月4日,照片中的两位主角故地重逢,再次到半年前拍落日的位置,携手看夕阳。“落日余晖照”不仅是老少二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医患关系的温情满满。
【休舱!进击的“诺亚方舟”,愿后会无期】
“方舱”,这个原本的军事术语,在这个春天“出了圈”。王辰院士将它比作“诺亚方舟”的“舱位”,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改动,最快地扩大收治容量。而方舱关闭之日,就是患者痊愈之时。3月8日,武汉的方舱医院迎来“休舱潮”,医疗队队员开心地庆祝休舱。
在首批休舱的医院中,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首个休舱的方舱医院。2月9日起,339名江苏医疗队员在这里奋战近30天,共收治确诊病例570人,其中转院134人,治愈出院436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成为托举“生命之舱”的重要力量。
【致敬!南京禄口机场为援黄医疗队举行“过水门”仪式】
2月11日,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踏着风雨与夜色,千里奔赴黄石,47天与病毒鏖战,黄石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江苏医疗队第二批队员撤离黄石,至此,全员平安返苏。
3月28日下午,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专机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机场用民航界“过水门”礼仪来欢迎最可爱的人回家!
正如黄石送别人员所说:“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每一个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
【坚守!“重症八仙”压阵攻坚堡垒】
4月8日零时,武汉解禁,迎来新生。作为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重症战场的医护人员依然肩负着救治数百名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这张“重症八仙”的照片,让无数网友表示:“有你们在,我们就安心了!”
英雄的名字值得铭记。他们分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 邱海波(左四)、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右三)、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 杜斌(右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左二)、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赵蓓蕾(右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左一)、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姜利(右二)、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郑瑞强(左三)。其中,邱海波、赵蓓蕾、郑瑞强都来自江苏。
【担当!重症专家邱海波“一月白头”数次出征】
4月初,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对比照片一经发布,让无数网友泪目。
54岁的邱海波是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1月19日,邱海波临危受命前往武汉抗疫,在武汉一共奋战了99天。“抗疫专家一月白头”的照片火了,他解释说有照片曝光度的问题,但他明显消瘦的脸颊,还是让无数人心疼不已。
4月26日,国家卫健委留守武汉的多位专家开始撤离,邱海波此时又接到新的指令,奔赴黑龙江指导救治工作,在黑龙江战斗了17天;5月13日,邱海波又从黑龙江奔赴吉林疫情一线,在吉林战斗23天后,他终于踏上了回南京的路。而7月18日,他再次赶往新疆……
数次出征,辗转全国,马不停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他,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一张照片能产生多大的能量?回首春日里这些动人瞬间,高龄的院士、年轻的医护工作者、坚守岗位的民众……他们共同完成了“抗疫”这场大考的答卷,同时将最美好的希望播种在2020的春天,让感动的画面在你我心中定格,让必胜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开花结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荔枝新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