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贴心的句子长句,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妈妈你给我生个小妹妹吧,要很漂亮的那种……”
“你说这块草地怎么黄了呢?叶子也蔫了,是秋天快到了吗?”
“我晚上不想吃米饭了,我想吃面面,细面。”
夏日的公园里,一个小宝宝一直缠着妈妈说这说那,妈妈微笑着回答着他的问题。
而坐在旁边椅子上的另一个妈妈,心中则五味杂陈,听着人家孩子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
而自家宝宝说话却还是磕磕绊绊,甚至不愿意张口,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贵人语迟”有道理吗?从前有“贵人语迟”一说,因此很多家长都不着急,认为这样的孩子更加聪慧,不用担心。
其实却是曲解了它的真正含义。所谓“贵人语迟”,是说聪明的人会先在心中盘算,打定主意后再开口。
而不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单纯的指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晚,这根本是两个概念。
相反,在排除了身体疾病的原因外,如果宝宝迟迟不愿开口,对于他成长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
1.容易出现性格障碍
▼自卑
因为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迟滞,可能会受到其它小朋友的排斥,天长日久容易滋生自卑情绪。
幼儿园举办活动也不愿意靠前,更不可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性格就容易变得孤僻甚至古怪。
敏感自卑的孩子,可能与父母的关系也很一般,他们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孩子也不愿意将这种“丢脸”的事情告诉父母。
家长成了服务孩子生存的工具,而不是情感交流的港湾。
▼暴躁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孩子则会发展出相反的性格倾向。因为无法通过语言来有效沟通,他们遇事常常急躁不安,爱发脾气。
又因为无人理解,而进一步出现攻击、暴力、偏执、任性的行为。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坏小孩,只是他没有很好地“说”出来。
2.出现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
咬字不清,不擅长组织句子,表意不明,这样的孩子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他们可能会不合群,在家里也可能因为“语迟”而被父母忽略,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更加明显。
孩子无法通过语言去向父母阐述自己的需求,父母也不懂他的暗示,所以很多本该进行的事情无疾而终,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非语言沟通障碍
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什么都懂,他就是不会说”。这句话要重点考量一下,你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真的都懂吗?
如果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欠佳,其实在非语言沟通上也是迟缓的。眼神飘忽不定,不懂得通过肢体和接触来表达需求,甚至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此也是沟通不畅了。
宝宝不爱说话啥原因,很多与父母做法有关宝宝在学说话的过程中,父母很容易犯下这4种错误,参照对比下,别好心帮倒忙了!
1. 一直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语,顾名思义,就是儿童所说的一种语言,以叠词为多,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坐车车、回家家、吃饭饭、看花花……
在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威斯康星州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婴儿在儿语环境中学习说话,掌握语言的速度大约会快25%。
很多孩子也是从儿语中开始学习语言的,比如最开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这种句子将长句拆成了短句,用重复来强调孩子的印象,对于宝宝的语言启蒙是有好处的。
但是孩子终究是在长大,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理解了这些事物,父母依然不为所动地如此交流,很可能会误导宝宝,成为孩子语言发展上的绊脚石哦。
☛对策贴心的句子长句:
▼学会使用“妈妈腔”
在儿语和成人语言之间,存在着“妈妈腔”,它要求将语速放慢,适当的重复,要有具体指向内容,句子简短。
举个例子:妈妈开始问“宝宝你坐在这里半天了,一直歪着头发呆,是想干什么呢?”
小宝宝往往会语塞,他要先理解和揣摩一下妈妈每个句子的涵义。
换种说法,当你看到孩子一直在盯着窗外的秋千发呆,就直接问他:“你想荡秋千吗?”
简洁明了,孩子也会直接回答你想还是不想。
▼根据理解程度而升级
最迟在6岁以后,儿语就该完全杜绝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基本能弄清楚主谓宾的结构了,父母也没必要和他“装幼稚。”
6岁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界线,现实中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有的孩子理解力强,稍微复杂的句子也能明白,那就不要再说小儿科了。
而有的孩子则不然,比如过年爸爸去外面放鞭炮,他会说“你爸在放炮”,就是还没分清楚称谓和语音转换呢,这也很正常,不必焦急,也不要拔苗助长。
2. 模仿宝宝的错误发音,觉得有趣
宝宝刚学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发音不准的时候,如把“蝴蝶”说成“福蝶”,“吃饭”说成“切饭”,“老虎”说成“脑斧”。
爸爸妈妈觉得有趣,就会重复这些发音,父母的重复行为就像“强化剂”一样,会让宝宝误以为这是正确发音,从而错过了纠正的机会。
而且小孩子也很会揣摩人心的,当他们发现自己如此说话时会赢得长辈的喜爱,就会反复地说,时间长了甚至忘了本该有的发音,说话愈加迟缓了。
☛对策:
当宝宝发音不准确时,不要严厉批评或者嘲讽,而是及时指出宝宝的错误,然后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告诉他正确的发音即可。
3. 做宝宝的“高级翻译”
小萌萌是家里的独苗,奶奶、姥姥抢着带娃。很多时候萌萌只需要一个眼神,或者伸出手指晃一晃,老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我的大孙女这是渴了”奶奶说。“哎呦,外孙女想要穿那件花裙子”姥姥说。
两个老人争先恐后地显示自己与孩子“心有灵犀”,隔代亲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萌萌却不怎么爱说话了。
家长过于贴心、善解人意,总是充当孩子生活中的“高级翻译”,其实是剥夺了她开口说话和练习的机会。
☛对策:
▼学会“慢半拍”
家长要给予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在反应上完全可以慢半拍,试着“笨一点”。
孩子指着瓶子,你就去引导他“宝宝想做什么,宝宝想喝水吗还是果汁呢?”
用有意识的互动和引导来帮助宝宝发展语言,在这方面不要“过分勤劳”。
▼用对话代替讲话
很多时候,家长都是像班主任一样在给孩子讲话、训话,而不是“与”孩子进行对话。有问有答,有来有往,这才叫对话。
家长要多一些耐心,等待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再去接下一句,采用螺旋式的对话方式,才能拓展孩子的词汇量。
如果只是你一直在说,而鲜少有孩子的回应,那只能说是唠叨了。
▼根据宝宝的兴趣拓展词汇量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新名词,或者他不太熟悉的词,强扭的瓜不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充分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孩子的喜好因势利导。
比如宝宝喜欢看《小猪佩奇》,那么就先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记住就很厉害了。
小马佩德罗、小象艾德蒙、小狗丹妮、小猫坎迪……
孩子说话晚,很多都是和父母的“强势介入”有关,懂得这些,别好心办了坏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