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治疗最后总结 第1篇
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常见预兆依次为:(1)突然感到晕眩;(2)突然感到面部、手脚、唇舌麻木;(3)暂时性吐字不清;(4)肢体无力;(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7)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明显;(10)明显嗜睡,整天昏昏沉沉;(11)一侧肢体不受控制的抽搐;(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脑卒中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预防与治疗,就能很好地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后的预后各不相同,但研究显示:60%的患者需要接受医疗机构的帮助。脑卒中幸存者的寿命会急剧减少,并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可能性迅速增高。脑卒中是治疗费用最为昂贵的疾病之一。由于接受急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直接护理费用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而对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得脑卒中疾病的治疗费用相当高。
因此,能够有计划性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才是根本之道。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预防与治疗就能很好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近20年经过众多患者临床实践发现,金字塔多能量疗法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有突出的功效。金字塔多能量疗法的机理包括:(1)能量离子波,打开血脑屏障;(2)微量元素粒子流,调节人体微量元素含量;(3)特定电磁波,促进血液循环;(4)低频脉冲,疏通经络;(5)磁场调节,增强血管弹性。通过5大机理综合作用,能够调节人体整体能量平衡,有效地预防脑卒中,是治疗和缓解脑卒中后遗症的一大革命。
脑卒中康复治疗最后总结 第2篇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非常高,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幸存者中60% ~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现对65例脑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缩短了病程,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开发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经 CT及 MRI 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标准[2]。其中脑梗死40例,脑出血25例,结果13例痊愈,45例好转,7例死亡。
2 整体康复和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康复观念贯穿每天的管理及患者的生活方式中。关于“早期” 的概念认为应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陷不再进展后的24 h开始,而不是要求患者完全清醒和有完好的交流能力。但患者应有警觉性,对疼痛和不适有反应,有一些交流能力应开始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手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能力训练,如洗脸、刷牙、更衣、吃饭等,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自已实施行动,然后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精细的协调训练,如手工小制作、编织毛衣、拍球、写字等促进患者生活自 理能力的恢复,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
合理的饮食与休息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脑血管病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以防患者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护理人员应为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保持患者良好的食欲。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并含足够的蔬菜和一定量的纤维素,每日饮水充足,防止便秘,以防脑溢血的发生。
床上移行和平衡训练 让患者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在床上进行上下移行,健手握紧床头栏杆,健肢助患肢直立于床面,如桥式运动状,臀部抬离床面时,顺势往上或往下做移动。若患者健手力量达5级,可协助患者抓住床边护栏,健足插入患肢膝关节下向健侧或患侧翻身,在做患肢平衡训练时,协助患者患侧肩关节取外展,肘关节伸直、外旋,腕关节被动屈曲,五指分开支撑床面,双下肢并拢,足底着地或放置在踏脚板上, 要求患者躯干部尽量往患侧倾斜, 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做起。脑出血发病后4周左右,脑梗死发病后 2周可以开始进行此项练习[3]。
有效预防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康复期间如果发生并发症,将不同程度上延缓康复进程。感染、失眠、便秘、跌伤是较常见的并发症。①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抵抗力低,如不注意精心护理,极易发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等感染。甚至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只有加强病区管理,严格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才能减少感染发生的诱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种护理操作如吸痰、导尿、膀胱冲洗换药等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避免在空气微生物含量高峰时段进行无菌操作。保持病室整洁,定时通风换气;②失眠:睡眠可恢复精力和体力。良好的睡眠使患者身心愉悦,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康复训练中。失眠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躯体症状,增加发生其他精神症状的风险,进而影响康复过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区护士应做好晚间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积极寻找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性地予以处理;③便秘:便秘的危害性很大,如大便用力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诱发再次脑出血。可采用清晨空腹饮用200 ml温开水、进食足量膳食纤维、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等预防便秘;④跌伤等意外:加强安全护理。设床栏,防坠床。
3 针对性护理
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进食训练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不同进食方法及不同食物。 ①一般患者采用的方法:患者置于最佳进食体位,将做成块状或糊状的食物送到患者舌根处。同时按摩上提患者的环状软骨,刺激患者做吞咽动作,循序渐近,由少至多的促进吞咽功能的康复;②对因真性球麻痹而致口腔或咽部运动障碍,以及发病早期(进入我科时胃管未拔除的)不能配合进食训练的患者采用的方法:在冰刺激训练后,可用胃管经口插管,使胃管通过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从而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再经胃管注食以满足患者机体的需要,注食后将胃管拔除,清洗消毒后备用。3次/d,餐前进行,待患者有进食能力时,再采用食物经口进食训练[4];③在进食训练中特殊情况处理:a指导患者做交互吞咽、侧方吞咽或点头吞咽训练,去除咽部残留食物;咳嗽训练,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b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
患有抑郁心理的患者 肢体瘫痪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自寻苦恼、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郁郁寡欢、偷偷哭泣、自杀等行为。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适时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5]。利用接触患者的有利时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包括有关脑卒中发病率、典型症状、治愈情况及预防复发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积极的指导,满足患者的需要,并让患者懂得 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运用科学手段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 促进其尽早摆脱这种状态,帮助他们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
失语症 人们在研究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时发现,当患者有失语及认知障碍时,难于听从治疗师的指导,又不能自发的活动肢体,治疗的顺从性差,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说明脑卒中后,不能仅强调单纯的被动运动,而应强调语言训练,对患者进行听(指出物品名称、执行指令、听熟悉的声音),说(答、问、诵),读(就文章),写(字、句),抄写 (抄写一般文章)等方面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指导。
4 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命质量的重视,健康教育已愈来愈显得重要。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代偿功能,使神经系统尽快康复,对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效果越明显,并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患者住院期间,在进行合理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另外, 患者突然发病,处于身体残疾后的震惊、否认阶段,对康复的欲望强烈,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易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魏丽芹,亓玉媛,孙洪丽.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影响.全科护理,2009, 7(30):2765-2766.
[2] 邱丽兴,张惠琼,鲁秋香.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 22(9):1123-1124.
[3] 杨玉平.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抑郁的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67-68.
脑卒中康复治疗最后总结 第3篇
原则上从中风发作的第一天起,就应有康复医疗的介入。
但是,越早越好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在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意识状态明显不佳(如昏迷)等状况下,不宜进行以坐起等移动动作为代表的正式的康复训练。康复专家认为:正式的康复训练,以证实神经系统损伤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为最佳时期。脑梗塞应在发病后3~4天开始,脑出血在发病后10~14天开始。如有并发症,最好由康复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开始时间。1个月以内均为早期。
为什么脑卒中康复应早期进行
关于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以往认为必须等待临床状况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近年来脑出血微创手术的迅速进步以及成功的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完全改变了脑卒中患者恢复的进程,可使患者急性期病情迅速改善。康复治疗师采取的一些适度的康复措施如正确的摆放与变换、关节被动运动、排痰呼吸功能训练、吞咽障碍训练等,对预防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肢体关节挛缩以及改善肺部感染、吞咽障碍有重要意义;另外,来自皮肤、肌肉、变化的各种刺激均有利于整合大脑皮层功能,是促进意识恢复的重要手段。因此只要有强有力的生命支持系统保障,患者的康复措施采取的时间宜早不宜晚,而且训练强度也可适当加大。这些观点都对以往传统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使得部分患者康复措施几乎可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
急性期患者应怎样保持正确的床上姿势
除了极轻微的偏瘫病人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早期往往保持一种仰面朝天的卧床状态。而仰卧位易出现姿势异常(图1),同时在骶部、足跟和外踝处容易出现褥疮,所以要减少仰卧位的时间。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保持正确的床上姿势是主要的康复任务。通过正确的调整,能使病人尽早地重新认识与储存正确的运动模式。这不仅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可有效地发挥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即通过正常姿势模式的反应,来促进大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仰卧位正确姿势(图2) 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的高度适中, 不宜过高。
将患侧肩胛骨托起,下面垫一薄枕;患侧上肢外展30°,手心朝上;肘关节伸直;使腕关节呈轻度后伸位,在上肢下垫一枕头。患侧髋关节下放一薄枕,以防止髋关节的回缩;股骨外侧垫一薄枕,以防止患侧下肢的外旋;膝关节下放一小圆枕头(枕头不宜过大),足下放一软枕,以保证踝关节背伸位。_放一枕头,防止大腿内收肌短缩。
健侧卧位正确姿势(图3) 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不宜过高。
患者胸前放一枕头,患侧上肢前屈90°抱住枕头;患侧上肢呈伸展位(注意防止肩胛骨回缩),手中放一纸卷,保证患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呈对指位;腕关节呈轻度背伸位。患侧髋关节呈屈曲90°位;膝关节呈90°位,在膝关节下垫一枕头(枕头的长度应从膝关节到踝关节――防止患侧髋关节的外旋);足下垫一枕头,保证患侧踝关节背伸90°。
患侧卧位正确姿势(图4) 用枕头支撑头部,枕头的高度适中,不宜过高。
患侧肩关节前屈呈90°位,在患侧肩胛骨处垫一枕,使其肩胛易向前倾;肘关节伸直;手心朝上;腕关节稍背伸。躯干稍向后旋转,在身后放一枕头。健侧下肢屈曲90°,膝关节下垫一枕头。
为什么要进行关节活动训练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