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党史总结 第1篇

在武夷山张山头自然村,红军先烈的故事在当地村民口中代代相传。这里,有无名红军墓1343座,一处连着一处,每处都垒三块青砖,立一截竹板。

上世纪30年代,张山头是闽北红军中医院、_闽北分区委和闽北红军独立团驻地,曾多次发生惨烈战斗。

武夷山市文管所专家赵建平说,战事最激烈时,送往张山头红军中医院的伤病员多达三四百人,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洗衣队,家家户户都是住院部。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罗永胜介绍,当时_进行封锁“围剿”,红军伤员死亡率较高。从1928年至1935年,张山头千余亩山林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红军墓群,“墓群遗址面积之大、人数之多为国内所仅见。”

除了无名红军墓群,这里还有1931年立的刻有“红军墓”字样和五角星图案的墓碑一方,以及战壕、炮台、练兵坪等遗址和遗迹。

2019年10月,张山头红军墓群被_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村民把无名墓中掩埋的烈士视为亲人,每逢清明和中元节,都奉上一掬米、一把盐、一炷香。近些年来,当地老乡还依清明风俗,劈开竹子取“生”竹片为“碑”立于墓前,竹片上用红漆标出编号,并系上红飘带。

一位游客在瞻仰红军墓群时说,看到漫山遍野的红飘带,就像看到当年的红军先辈一样。“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为了谁。”

福建省党史总结 第2篇

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村民伊宏声和妻子正冒雨犁地、插秧。宁化是全国产粮大县,河龙乡种贡米已有1000多年历史。

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长征出发地之一,宁化为红军筹粮筹物,赢得“中央苏区乌克兰”美誉。“红军来了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做主人,哪能不支持红军呢?”伊宏声说。

“千担纸、万担粮”,1931年至1934年,宁化累计为红军捐献粮食20余万担,仅1934年就捐献10万余担。

“别看捐粮这么多,那可都是‘一粒米、一口饭’省出来的。”宁化县党史与地方志委员会党史股股长谢丽梅说。

为支援前线,宁化苏区妇女连经常赶制布草鞋,共捐献了20余万双;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宁化群众自发将家中门板拆下来送到前线做担架、病床。

当时,宁化还建立了红军兵工厂和被服厂,建设中央苏区造纸业生产基地,办起了硝盐、樟油、铁业等生产合作社。

宁化群众参加红军十分踊跃,出现了兄弟同参军、父子齐上阵、夫妻一条心等动人场景。

“那时整个县城几乎找不到二三十岁的男丁,大家都去参加红军了。”96岁的邹绍良说。

在淮土镇凤凰山,红四军驻地暨“扩红”指挥部旧址,一棵400多年的老槐树见证了张恩铜和他新婚一个多星期的妻子苏琴英成为“第1001名”和“第1002名”红军的故事。

史料记载,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宁化县16000多人参加红军。当时全县总人口13万多人,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参加革命,是福建中央苏区县中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县之一。

福建省党史总结 第3篇

鸡角弄被称为福州“雨花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福州的_、刑场。经历百年沧桑的荔枝树见证,180多位烈士在这里为革命献出一腔热血。

作为鸡角弄烈士、首任_福州地委书记方尔灏的后人,方正一直在为这处红色地标奔走呼号。他掏出一本纸页泛黄、手工整理装订的“书”说:“这是我们烈士后人联谊会多年搜集的鸡角弄烈士事迹传记。但还不完整,有很多烈士没留下姓名和记录。”

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起,先进青年翁良毓、方尔灏等先后成立了福州首个共青团和党组织,这也是福建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之一。他们领导工、农、学、妇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把福州地区的革命活动推向高潮。

1927年4月,_反动派在各地大肆屠杀_员及革命群众。福州“四三”__中,“刑场婚礼”的故事感人至深。

一个是_福州地委书记,一个是福州妇女部部长,革命伴侣徐琛和余哲贞在就义前的最后一刻,把_反动派的枪声当作结婚的礼炮。

徐琛后人陈小佳说,“刑场上,_要先枪决徐琛,余哲贞说:‘慢着,我们一同革命一同入党,死也要死在一起’,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子弹穿透他们的胸膛。”

百年荔枝树开花结果又一年。烈士后人立下一块“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纪念碑和铜牌。2014年9月30日,国家首个烈士纪念日,福州市委市政府竖起一块旗帜型纪念碑。“这段历史不只属于我们烈士后人,更属于社会大众。”方正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