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岛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第1篇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出自挪威世界级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一书,后面还有半句是“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我们说一个人越接近内心深处,越接近永恒真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来自内心的知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这是材料的核心概念。对核心概念的阐释和把握,是文章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对概念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写作将难以展开,更难走向深入。审题与写作的最后都要归结到核心概念的阐释与分析上。
严涵笑同学对“真正的知识”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是“这种知识并非学识,而是本能的理性与德性,是人混沌初辟时就具有的对万物联系与规律的朦胧感知,是对何为对何为错,何为美何为丑的无需思考的价值判断。”这篇接近满分的作文深入地挖掘了核心概念的内涵,对于“来自于内心的真正知识”做了具体而明确的个性化解读。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对概念透彻深入的理解有助于考生形成判断,准确立意,并且使议论更明确、集中、深刻。
在对核心概念准确把握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行文过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模式逐步推导,论述清晰。作为一篇观点型的材料作文,我们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或肯定或否定或肯定中加以补充。本文选择了第三种方式,肯定中做补充。文章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的知识,但也无法独立于外界的传授,两者并不相悖。这是很多同学文章中的观点,而本文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于二者关系的把握不仅仅止于并列关系,而是突出其递进关系,即肯定外界传授的知识之于内心知识的意义价值,进而将文章引向深入。至此,文章论述的思辨色彩逐步加强。随着思考的推进,那么内心产生真正知识的机制究竟是怎么样?文章从方法论层面提出应当敞开心怀,积极主动地催化内心的自我发现,完善内心的素养。最后用形象化的比喻来总结提升,重申观点。
全文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带给读者深刻透彻、辩证客观、新颖独特的理性感受。读罢全文,感觉一气呵成,挥洒成文,深刻凝练有底蕴的文字表达背后是一种充盈的底气。明代宋濂说为文必在养气,又说人能养气,则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而文以气为主,气是写作的根基,要写出高分作文,就必须养气。养气的过程本身便是修养学习,涵养性情的过程。有人说读书能养气,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气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广博深厚的知识土壤上。文中那些丰富的事实论据和信手拈来的引用,为文章增色添辉,更使文章厚重起来,也让我们领略了严涵笑同学深厚扎实的文化底蕴。她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爱好文史哲的学习和研究,广撷古今文化之灵气。这些外界的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如货物般堆积在其脑海中,而是与其内心的价值体系全面充分地碰撞,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实践内化为其本能的理性或德性的一部分,于严涵笑同学而言便是“返回自我,获得那简单纯粹而又囊括万物的明识之火”的旅程,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2022青岛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第2篇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说“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旨在告诫女婿:乐天安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而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却说: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这位天才少女的精彩人生,正源于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
正所谓,穷山巨海,无远弗届。
如果说刘姥姥的话堪为喻世明言;那么谷爱凌的感言,则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豪迈宣言,更是一座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丰碑。作为挥斥方遒的新青年,处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新时代,我更激赏这种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锐气。正如《阿甘正传》中经典台词所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孕育着无限可能。穷山距海,无远弗届,不可限也。与其画地为牢,将自己的人生窄化为半亩方塘,不如不停奔跑,眼中凝视远方的星辰大海,脚下驰而不息,那些遥不可及的远方,就会成为身后倏忽即逝的风景。人生宛如风驰电掣的列车,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站。
人生不设限,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卓越自我,激发潜能。
球王贝利被问及自己职业生涯中哪一个进球最精彩时,他的回答是:下一个。功成名就的他,没有躺平、逸豫,而是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球王”的美誉,不仅源于绿茵场上的进球,更源于人生长征中永不停息的奔跑。苏炳添没有陷入“亚洲人不可能进入9秒区”的魔咒和偏见之中,而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身极限。无数次晨光熹微中的起跑,无数次夜深人静时的理论学习,每一毫秒的进步,都是他不断超越的奇迹,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精神。
不惟体育需要突破,不断超越,各行各业亦然。
谭婷,这位盲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成为律师,几乎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不可逾越的天堑,但他从特殊学校苦读,到考上大学,到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不断突破极限,终于成为全国2 000万盲聋哑人中的第一位律师。“中国最酷爷爷”王德顺,24岁当话剧演员,49岁研究哑剧,50岁开始北漂,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79岁时他因一场光膀走秀一夜爆红,85岁又驾驶飞机冲上云霄……他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无须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敢于突破界限,挑战自我,我们才能够不断砥砺自我,精进自我,遇见更美的自我。反之,当我们总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断提醒自己时,或许我们最终就成了恋栈的驽马,而无法成为驰骋千里的骐骥。
“海到天边云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人生没有极限,让我们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吧!
来自: 阅读美丽星空 > 《模拟题 解题 佳作》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作文指导】“今天与明天”;奋斗今天,展望明天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作文题是属于“名人名言材料+任务”型作文。写作提示认为“本作文题是属于‘名人名言材料+...
高考作文指导|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例文解析、强化练习(下)
高考作文指导|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例文解析、强化练习(下)以“拒绝浮躁”为观点,构思文章层次。——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从来...
56范文 | 高考材料作文高分秘籍:你应该这样写
56范文 | 高考材料作文高分秘籍:你应该这样写。任务驱动类作文成了当今高考命题的流行趋势,但对材料作文的备考,我们也不能忽视。不难...
高中语文第十三次作文训练 蓝山二中 欧阳思源
本文试图在阐释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的基础上,从明确观点、安排结构、巧用事例、选用句式、运用修辞等方面谈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的方法。在高考作文评卷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
新时代,做自己的偶像 ——“偶像标准”作文审题及范文赏析
新时代,做自己的偶像 ——“偶像标准”作文审题及范文赏析。新时代,做自己的偶像 ——“偶像标准”作文审题及范文赏析阅读与写作系列...
【2016作文预测与范文】“在信息之海中留住本真”
【2016作文预测与范文】“在信息之海中留住本真”【范文】信息之海虽然浩瀚,里面的内容固然五彩缤纷,然而,朋友,只有你守住内心中的...
避开引述材料那些“坑”,作文得高分!
避开引述材料那些“坑”,作文得高分!现在的作文大多数是材料作文,我们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引述,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引述呢?(1)大段引用...
一位老先生的议论文辅导
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实际是掌握议论文基础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训练。依据议论文写作训练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原则,认识论文写作的训练程序可以分为九个步骤。分论点的并列关系。关于议论文写作训练的...
高考时评类作文三步法附范文
高考时评类作文三步法附范文摘要:国家玮简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北京新东方学校优秀教师,主讲高考语文。本文为高考时评类作文三步法附范文。时评类作文三步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2022青岛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第3篇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3.万物皆备于我。
——王阳明
4.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5.我是生活在自己的光里面,我不断啜吸进自我内心的火焰。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6.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
——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2022青岛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第4篇
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对这一说法,你怎么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常常要求学生去发现、认识并阐释个体与外界之间的关联:如何看待“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对于“被需要”的心态你有怎样的认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吗?时间的沉淀是认识事物价值的必要条件吗?本次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题也立足“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认识,推求“真正的知识”的由来。
材料的第一句话“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是事实,尽管紧跟“但是”,语义上却与“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并不矛盾:知识并不能自然从内心生发,一般性知识确实也必须由外界输入。把握“但是”前后句子间真正的关系,有助于辩证理性地分析这一则材料。
但这次作文讨论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在于“真正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如同“有人”所言是来自内心的,并需要对“真正的知识”与别人传授而得的知识两者间是什么关系有所思考。
如果我们从传统的“按现有知识分类”的方式,像看待图书馆目录一样去审视知识结构,恐怕较难析别并理解“真正的知识”。借鉴修订过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知识的分类会获得启发。“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指向“是什么”,注重“结果”;“程序性”知识关注“如何”,看重“过程”;而“元认知知识”则在学习者成长以及发挥其主动性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从外界摄取的、经由他人传授的更多的是前三类知识,而“真正的知识”与“元认知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这一组概念梳理认知过程,静态知识的摄入可能主要依靠的是记忆,也就是输入、识别、提取,但更复杂的知识的内化需要“理解”,包括解释、比较、分类、推断,有些还需要“应用”,包括执行和实施,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所谓源自内心的真知本质上是对输入性旧知的更新,那么在这一更新的过程中还需要“评价”和“创造”。
无论是否认同材料中“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这一手法,阐释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而上述对知识的分类和对认知过程的分析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正的知识”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当然,学生未必掌握这些专业的术语,这就需要他们对日常的经验有所反思有所提取——个体如何获取知识,是否掌握知识,会用知识解决问题与将知识融入自身素养之间是否还存在一个台阶等等。我们也确实在优秀的作文中看到学生对知识内化过程中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
2022青岛高三一模语文作文 第5篇
观点型的材料作文,我们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持肯定、否定或辩证看待、综合考虑的态度。
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材料通过“但是”这个转折词,看似建立了一种二元对立:知识来自外界vs知识来自内心,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我们无法反驳“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该句,可以在肯定该观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1.先承认从外界获取知识的合理性
从外界获得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认识世界,构建知识体系,丰富心灵内涵,提高认知能力等。通过他人的教导,利用他人的经验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积累知识。
2.接着分析外界获取知识的不足之处
仅将数据、信息、经验机械地堆积在脑海中于事无益,而且外界的知识时常鱼龙混杂,甚至会对我们起到误导作用。
3.再者思考外界知识与来自内心真正的知识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却也无法独立于外界的传授,且二者关系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思考外界得来的知识对内心真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实则从外界获取知识和寻求来自内心真正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跳过简单的立论和驳论,辩证地去思考,进入二元统一的逻辑体系——知识讲究内外兼修,无论二者顺序如何,都要轮番上演、反复实践,最终领会于心。
4.最后追问人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继续思考,不断追问,思考人在外界知识内化为自己内心知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外界摄入的知识”内化为源于内心“真正的知识”?从而将文章不断引向深入。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