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30集 第1篇
[摘要]教研工作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期准备和后续总结。因此,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学校角度,都要对教研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让教师与教研工作一同成长。基于此,本文通过笔者的实践谈了教研工作开展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思想成长
新教材的应用让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的角色也从之前的“主讲者”逐渐转变成为“引导者”,成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促进者,这也让教研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意义,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有效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笔者积极参与了教研工作的开展,深刻感受到了教师与教研工作一同进步的重要性,只有强化个人教研与集体教研的共同成长,才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一、做好小初衔接
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的数学内容更为深奥,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差异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应,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茫然或者手忙脚乱,大部分学生可以经过一段时间自行调整过来,但也有少数学生会跟不上节奏,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学习的信心不足。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研工作过程中,尤其要做好小初教学的衔接,一方面要注重从教学的方式上进行转变,将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较为浓郁的氛围环境下逐渐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和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让学生逐渐学会简便的解题方法。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放平心态,从多角度考虑相应的解题方式,让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高,让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逐渐增强。
笔者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师,深刻认识到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在开展教研工作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此方面教学方式的开拓,力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过渡,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从小学一直保持到初中。
二、注重学生主动性发挥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而新课改实行之后,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开展教研工作时,需要从多方面予以考虑,充分提升学生的主动陛,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改变知识的传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掌握重要的基本知识,打好学习的根基。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好奇心”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好奇。同时,笔者还认为,小组教学的方式对于激发学生主动眭来说非常有利,也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能够让教师切实掌握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做好铺垫。
笔者认为,教研工作的关注主体应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教学的内容才能够真正被学生们所吸收,其教学活动的展开才能够真正予以实行,学生才会爱上数学课堂。
三、个人钻研和集体教研的备课制度
教研工作的开展如果仅仅凭借一己之力来进行,那么无论怎样都会显得“身单力薄”,只有将集体的力量纳入其中,整体的教研活动开展才会更加具有雄厚的实力,而且教研工作的开展融合了集体的力量,则可以让教研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大为有利。
教研工作需要对备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好备课的预习提纲及知识结构的建设,并按照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进行编写,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加入自己的特长和专长,这是针对个人教师所进行的教研工作来说的。其次,教师所进行的备课需要交由备课组长进行统一管理和审核,并通过备课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各个教师都可以对备课材料进行分析品评,探究其可以提高的部分和内容,分析其中的不妥之处,从而让备课更好地进行,让课堂予以更好的开展。
在个人钻研和集体教研双方面的过程中,笔者都有深刻的感触。笔者所编写的教案经过老师们的指导之后,其内容更加夯实,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的接受度更高。教研工作的开展只有个人与集体结合在一起,才是教研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四、运用多种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方式进行教研
在进行教研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教研方式进行创新和研究,通过教研方式的深入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高效性,并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分析。
比如,笔者在进行教研方式创新方面,针对“诊断式”教研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具体的问题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搜集相关的课堂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并与学生一同进行相关有价值信息的提取,通过整理、评价、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改进,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和优化。通过课堂实践的方式,笔者深刻感受到此种教研方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相应措施和表格的设计,将更多的活动纳入其中,真正发挥“诊断式”教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在进行教研方法研究过程中也同样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多样化发展,只有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方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才会更加有效。
教研工作的开展既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更加需要注重做好与时俱进的关注。只有让教研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时效性、实用性,教研工作才具有意义,教研工作才能够真正为学生带来“福利”。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30集 第2篇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作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吧。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30集 第3篇
一、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
以往学习有余数除法,是通过一个简单演示、一道竖式讲解和一道题做一做,告诉学生余数和有余数除法;再通过一道竖式的试商告诉学生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配以 多道计算题加以练习。这样纯粹是算理算法的学习、强化计算训练,单调重复地计算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并由此生厌,而且信息量少,思维狭窄,未能把学习的内 容与身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未能通过数学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本课的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用花盆布 置联欢会场、分食物、摆学具、包装面包、校运动会的很多情景等等。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在心理上驱 动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重点通过分食物和摆学具这两种生活情景,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 果:一是刚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们获得了成功 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本课的教学通过学生几次自主操 作,在比较认识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学习,并且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 操作比较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发现问题,使他们逐渐养成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借算法多样化激活思维
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例如摆学具时,学生能用乘法、口诀、估计、画圈、倍数关系等方法做除法,在课上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想解法,把思维激活起来了!
四、在实践应用中加深认识
通过情景体验有余除法,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余除法,从而更理解有余除法的意义和更熟悉有余除法的算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