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1篇

思维辩证法概论

从意识观点出发,遵循单纯主体性思维形成确立的思维辩证法,在古希腊哲学中萌发,在黑格尔哲学中完全成熟;它不是对经验事实的简单归纳,而是对人类思维长期发展史实、对个体思维发生发展逻辑进程的总结和概括;它“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比客体辩证法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它是理性逻辑的认识论,又是实现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方法论,并且兼具世界观功能;它的范畴体系是在扬弃黑格尔的基础上,依据对现实认识运动的分析而构成的.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2篇

一个点可以是一粒尘埃,随时随地,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一个点还可以是一滴水,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世界做贡献;一个点更可以是一粒沙子,经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磨炼,成为散发璀璨光芒的珍珠!

点是微小的,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没有长宽高。一个点,一个人,一颗心,实在不足挂齿。

点亦是宏大的,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与立体。雅安,一个伤痕累累的地方,一座无比坚强的城市,上演了一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正剧!一个志愿者,一位医护人员,一名武警战士,一瓶水……哪一个不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点?但当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汇聚成众志成城的爱心,谁又能说点是渺小的而不是宏大的呢?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个点呢?生活中有些人认为点渺小无比,他们自己同样碌碌无为地活着:没有希望,没有目标……除了人还活着,其他一无所有!他们的狭隘眼光生生断送了一切,他们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还有一些人,看到了点再小也代表一种力量。他们中很多人并不出名,但他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卑贱,所以他们开心而知足地活着。正如那许多的农民工,也许在“金领”的眼里,农民工只是远处无比渺小的黑点,可没有人能否认他们的重要!

更有一些人,他们认为一滴水可以滋养一片土地,一点阳光可以养活一片树林,一个点,同样可以改变世界!是的,他们的确在世界上缔造不凡的传奇。孔子的'一点思想成就千年智慧,鲁迅的一点抱负造就一代新人,特雷莎修女的一点善心抚慰了无数孤寂的灵魂,比尔盖茨的一点智慧打造了一个微软帝国……是的,他们的成就不是一点,而是很多,因为他们从未将自己看成是渺小的点,而是看到了点的宏大!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我想我会铭记:点的辩证就在于,渺小如它,宏大亦如它!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3篇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思想。这主要散见于《论语》一书的各篇中,虽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形态,但不失为辩证思维的花朵。本着实事求是和“扬弃”的态度,探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发展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个大变动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在新起的封建势力面前逐渐衰败,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迅速扩大。新生事物与旧有势力之间的斗争极其复杂,整个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从小就“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以下引语凡是出自《论语》的,只注篇名)。他认为,宇宙间诸种事物都处在不断运行和变化之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在这里,孔子下了一个明确的论断:天并未说什么,可“四时”照样运行,“百物”照片生长。可见,孔子已经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然界的“四时”之“行”和“百物”之“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其内在规律性,不受“天”的干扰。因此,当他站在河边,面对流动的河水,不禁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时间的流逝也如河水流动一样,昼夜不停。

在孔子看来,不仅自然界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人类自身也是如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发展着的过程。在他自述为学之路时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从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并且“不逾矩”,说明人的认识、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勤学多积累,是可以加以改变的。那么,这就和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季氏》)相矛盾。如何理解呢?应该承认,孔子是肯定“生而知之”的人,但他同时也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因此,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提倡“学而时习之”(《学而》)、“学而不厌”(《述而》),认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并立志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孔子一生就十分勤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所以,我们对“生而知之”及“我非生而知之”的合理解释只能是:孔子承认“生而知之”并且视之为上等的,但他在实际活动中处处以“学知”为重,强调“学”和“习”。正是由于“学”的作用,才使他的`知识、认识沿着从“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这样的轨道逐渐地增多、深化和发展。对于人类自身,孔子还提出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的命题,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习”的作用才发生显著的差别。显然,孔子认识到人性并非天生不变,而是可变的。

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孔子没有作过非常明确的论述,但这方面的思想痕迹却是客观存在的。他在回答子张关于“十世可知也?”的问题时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关于孔子的这段话,笔者认为,一方面,它确实反映了孔子在鼓吹改良主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变化发展思想。正因为孔子看到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了,所以他主张对前代之“礼”作一些“损益”。无论怎么说,孔子没有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凝固不变的,否则,他就无法提出“损益”的主张来。

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联系观

《论语》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意即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主观武断、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独是。如果我们抛弃其阶级属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衡量,孔子的这种态度和方法至今仍有其闪光之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既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不可单独、孤立地看待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而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避免主观武断和一麟半爪,这样,方能使问题处理得准确、恰当。可以说,孔子提出的“四毋”是一种朴素的联系观,它自发地遵循了辩证思维的路线。孔子在其一生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坚持了“四毋”这种朴素联系观,这从他的许多言论中便可得知。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这就是说,对待一个人,不能因为他某一句话说得好就提拔,也不能因为他是坏人就废弃他的好言论,而必须长期地从“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正反两方面加以考察,如此,对一个人的认识方为全面。又如:“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过则勿惮改。”(《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子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这里孔子说得很明白: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人是会犯错误的,犯了错误就不要“惮改”,对于那些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法语之言”)必须接受,以“改之为贵”;如果“过而不改”,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在孔子看来,那种“不善不能改”的人,是令人担忧的(“不善不能改,是君忧也”(《述而》))。可见,孔子对待犯错误的人,并不局限于他的过去(“既往不咎”)而着眼于其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这体现了孔子力避主观性、片面性的态度。

三、“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矛盾观

孔子时代,整个社会在各种矛盾交织的局面中艰难地前进着。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对于这一切不可能熟视无睹。透过对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领域中种种矛盾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孔子提出了以“叩其两端”、“执两用中”为核心的“中庸”思想,并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论语》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致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孔子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并且缺失了很长时间。在孔子看来,“中庸”的道德境界就是“允执其中”(《尧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先进》)如何达到“中庸”这种境界呢?孔子提出要“叩其两端”: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同时还要“执两用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学术界看法殊异。笔者认为,它虽然是在道德层面上提出来的,并且留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痕迹,但透过这个道德外壳,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矛盾存在的思想、矛盾解决方法的思想。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两端”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叩其两端”、“执其两端”就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方法。

孔子承认矛盾,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他也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所犯错误也不相同。他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人)矣。”(《里仁》)可以从某个人所犯错误来推知他是怎样的人。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更注意针对各个学生不同的特殊情况进行施教。如同是“闻斯行诸?”的问题,他给予不同的回答。对于子路,他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对于冉有,他却说:“闻斯行之”。为何有别?因冉有退缩,“故进之”;而子路兼人,“故退之”。(《先进》)此类记载,《论语》中还有很多。诸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同是“问孝”,孔子的解释却不一样(《为政》);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并不雷同(《颜渊》)。这些都说明孔子对矛盾的特殊性问题了解得较多,因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矛盾意义的哲学范畴,如“故”与“新”、“质”与“文”、“言”与“行”、“学”与“思”等,并且初步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故”与“新”是相矛盾又相互联系的,“温故而知新”(《为政》),“故”的积累可以“知新”。“学”与“思”也是相矛盾的,不可有所偏废。如果“学而不思”,就会迷惘;如果“思而不学”,就会变成空想(《为政》)。孔子自己也有过教训:“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对于“言”与“行”,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可见,孔子要求将“言”与“行”统一起来作辩证的考察。

孔子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其辩证法思想只能是唯心辩证法。在唯心主义体系的束缚下,孔子虽然看到事物的变化发展,但他没有也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源泉;他虽然承认矛盾,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中庸”方法,但过分强调了矛盾的同一性,忽视了矛盾的斗争性,未能认识到缺乏矛盾双方的斗争就不会有事物的真正突破和实质性飞跃。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还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完备的科学基础。所以,我们研究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只能依据现存史料加以恰如其分的分析、概括和评价,既不能故意拔高,也不能人为压低。

参考文献

【1】谷峰,黄玉臻,《孔子辩证思想探析》,河北学刊,(3)

【2】姜金锡,《孔子辩证法思想浅析》,贵州社会科学,(3)

【3】杨然,《浅析孔子辩证思维的特征》,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4】王乾成,《我对孔子学说中一些辩证思想因素的认识》平原大学学报, (1)

【5】彭彦华,《孔子辩证法思想探赜》, 学术界,2004(6)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4篇

一、什么叫做“証”

中医的“証”和現代医学所謂“症狀”的症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应該首先加以說明。症狀(包括体征在内)只是病人在病态下的自觉的和他觉的表现,它用作診断和治療上的参考,光知道症狀而不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是不能予以有效的治療的。中医的“証”虽然也有以症狀为基礎,但它的涵义是很广泛,它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并和治療上的用藥是緊密的结合在一起,辨明了“証”,才可以决定治法和藥方。正如朱顏先生的理解,在伤寒論中我們可以体会到:病是人体的生理机能(陽气)和病因(病邪)進行搏斗的过程(正邪紛争)。在这个發病学概念的基礎上,必须从局部的症狀,参照以机体全身的情况,才能認清人体的机能在病因侵襲下進退的动向。所以中医所謂的“証”在广义上还包括了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証”是疾病在進展的过程中某一階段症狀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病情,“証”的变化也表示着病情的变化。

(2)“証”也含有类似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方面的意義,說明了体力在与病邪搏斗的过程中表现的盈虧,如伤寒論第六十条“下之后复發汗,必振寒脉微細”本证是因为汗下倒施而使体力驟弱变为虛症,所以接着又說“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 3 )包括有病人的过去史,如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第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第十七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等。

( 4 )包括病人的素質,如第一百九十六条“陽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虚故也”;第一百零二条的小建中湯证,僅“伤寒二、三日”而竟已“心中悸而煩”了,明明指出了中气素虚,所以要用小建中这样的方剂来建其中气。

(5 )此外,“证”还应該辨明它是处在那一种变化的情况,那一階段,并当預見其未曾出現而又可能出現的情况而加以制止。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上工治未病”的意思。

二、什么叫做“辨证施治”

中医的診断任务,不在于確定是什么病,主要是要確定是属什么“证”;中医的治療目标也不在于消灭致病原因,而在于扶助人体的生理和能以克服病因及其影响的侵害(匡正驱邪)。辨证施治的任务必須“知己”(病人的正气和体質)而又“知彼”(病邪的所在),又須要辨清發展的趋向,真假、主次和缓急。中医沒有个别的病名,也沒有任何情况都能有效的所謂特效藥。但是依靠“证”的不同情况和它的轉变,灵活地擇用不同的方来加减,同样的是成效輝煌。

这种辨证施治的精神,在伤寒論中的体例是極其明顯的,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

( 1 )論中每篇的标題都冠以”辨 病脉证并治”,其中六經的名目和中風、伤寒等都不过是代号,并沒有重要的涵义,主要的还是在辨它的脉和证。如第一条,光說“太陽病”則誰也不知道指什么,下面接着就具体的指出“脉浮,头項强痛而惡寒”,使人一目了然。有这样的脉证就可以称为“太陽病”;因而,“太陽病”就成了实在的名詞,丝毫沒有奥妙的、难懂的含义了。

( 2 )論中都是叙述是什么证候用什么方藥,很少用什么病名,都是列以適当的方藥,就称它为某某湯证。如十二条的桂枝湯证,三十五条的麻黃湯证等。由于病情的变幻多端,“证”和“方”也就千变万化,在辨证施治上是非常嚴格的加以審核的。多一症,少一症都不得称为原來的“证”,多一味,少一味也不得称为原来的“方”。如十四条,原是桂枝湯证,因为多了一个“項背强几几”的見证就得改称为桂枝加葛根湯证,如果再变“有汗”为“无汗”,那又是三十一条的葛根湯证了。又如,一百一十七条的桂枝湯证,加重一味桂枝就得改称桂枝加桂湯;又如四逆湯去附子就变成二十九条的甘草干姜湯,如果以葱白换甘草就变成三百十四条的白通汤了。这些說明了仲景在伤寒論中对辨证施治所提供的既灵活而又嚴謹的精神。

应当明確,辨证施治絕不是症狀治療(或是对症治療),后者在现代医学上的意義是与根本治療(或是原因治療)相对而言的,只是針对局部的,單个的症狀和不爽(如咳嗽、失眼、头痛...等)進行治療,其目的只是使患者在这一点上感到舒適,多半是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計,而不能企圖治愈他的病。中医的辨证施治絕不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而是“治病必求于本”的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療。因而,我們可以这样來認識:中医的辨證施治是原因療法和对症療法的統一的治療。

三、从伤寒論中看到辨证施治的特点

伤寒論是以辨证施治为基礎的著作,它的特点可以簡單的归納成下面几点:

( 1 )不是特殊性的而是通用的,几乎所有的診療都可以而且应当采用它的精神。从小范圍來說,伤寒的规律在雜病的治疗中也不减它的价值,伤寒的方藥只要“证”对,同样也可以在雜病的治療中獲效,所以金匮要略的一百八十四方中,和伤寒論重复的就有三十九方。

(2)注意于病人生理机轉的匡導和促進,不是以消滅病因为目的,因此在辨证的过程中特別重視病人的整体情况,有否可以影响疾病進展和治療的素因,如陰虚、血少、久虚等。这也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現。

( 3)着重实际而不空談理論,理論可能会發生偏差,而经过实践反复考驗过的診療实际是確切可信的。伤寒論極少有理論,即使有几条,其文气多不雅馴,估計还是后人誤入的多。如五十三条的“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諧和故尔”,和九十七条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脅下,正邪纷争往來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都是極明顯的成例。

(4 )以脉证为主,不注重病名。各篇标題不单單是“辨某某病”而是辨它的“脉证”。以六經为例,每经有一条提纲以明大概(六經提纲并不完全正確,除太陽病和太陰病二条外,都嫌不夠全面),所以該条特别标明为“某之为病”(如第一条,一百八十条,二百六十三条,二百七十三条,二百八十一条,三百二十六条) ,而其余的条文只簡单的写“某某之为病”,这意味着六經的名字不过代表了“某某之为病”下面的脉证而已。再以“中風”、“伤寒”为例,第二条屬中風为桂枝湯证,第三条为麻黄湯证屬伤寒,这似乎是应該嚴格的区别了。其实仲景并不斤斤于病名上,这兩条的下边并不是說“此中風也”、“此伤寒也”,而称“名为中風”、“名为伤寒”,表示不要固执真有風、寒伤人的不同,姑且加它个名字而已。况且,三十八条虽称“太陽中風”而实际上所述的 “脉浮紧,發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伤寒”的脉证,又如九十六条和一百零一条都是混称風寒不加区別。

其他病名如藏结、蚘厥、藏厥、热入血室、血结膀胱等也都当以脉证为主,不能望名釋义和憑空臆測。

(5 )病有传变、轉屬和合病、并病的不同,症有主症、客症和正症、异症、坏症的区別,因此“证”的变化非常繁瑣而多端。仲景在伤寒論中一再教導我們辨证施治的掌握应当灵机活用,而不能死搬教条,否则会陷入“无可治之病”的窘境。在方剂安排上决不是某“經”病只可用某方,也不是某方只限用于某经,只要掌握主要的“证”,就可以大胆的用藥处方,不必拘泥于脉证的不齐备或是不典型以致失去治療上恰当的时期。如一百零一条就明白的标出“有柴胡证,但是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外,从脉证的取舍方面看,取舍之間大是灵活。伤寒論的体例以证为主,單純的論脉,多半用以决定預后,一般的是以脉从证。在大多数情况下,脉和证都是相符的,尤其是在疾病剛开始的階段。但是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求脉证的一致,而应灵活掌握。正如二十五条“服桂枝湯,大汗击出脉洪大,与桂枝湯如前法”,这里的脉是屬白虎湯证,由于只有表未解而汗出的桂枝湯证,而沒有白虎汤的证,所以仍然给桂枝汤,这是舍脉从证。又如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是舍证从脉,条文自明。(按:“尺中迟” 即关后之尺脉有迟象,代表里虚。)姜春華先生以为脉有余而证不足則从证,证有余而脉不足則从脉,理由是有余常假,不足常真,可以作为参考。

四、辨证的基本原則

古人認为治療当从本治,内經陰陽应象論說:“治病必求于本”,神農本經名例說:”欲療病,先察其源”,朱丹溪在“格致余論”里更引用了自然界的事理加以說明:“病之有本,犹草之有根也,去叶不去根,草犹在也。”但是,古人所謂的本、源,决不等于近代的病因学( Etiology ),而是辨证上的本源,其实也就是以陰陽、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綱作辨证的本源。

伤寒論里虽然沒有对八纲加以專門的討論,它只是个别地、零散地出現在字里行间,但它郤是伤寒論的灵魂。依靠着八纲才有六经,才表現了辩证施治的精神。病人的一切表現,須經过八纲的处理,分真假、别主从,才成为正確的“证”,也就是和治疗緊緊结合的“证”。八綱之間变化千头万緒,容易使人辨錯,一逆再逆以致誤人性命,在辨证时疑似之間大是不容易辨認,比現代医学更困难,更須丰富的学識和經驗。譬之一些炎性疾患,現代医学一律用青黴素,而中医都須按个别的病例,加以不同的思考。

为明確伤寒論的辨证方法,試以桂枝湯和麻黃湯为例,分四方面加以闡述。

(1)辨六經: 麻桂二湯都是“太陽病”的主方,但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各经,尤以桂枝湯为然。因为“太陽病”象柯韵伯所說的“只重在表证表脉”,所以小丹波說:“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太陽病”之中,有汗屬表虚,立桂枝湯,更有加葛、加桂、去芍、加附等以应变。无汗屬表实,立麻黄湯,更有大小青龍、麻杏甘石湯等以应付内外寒热深浅的不同。因为都是麻桂二方的变方,所以也都是太陽方。

( 2 )辫脈证: 汤证毕具的桂枝湯症以十二条和十三条为代表,所以方机說它治“头痛發热、汗出惡風者”。麻黃湯以三十五条較完备,所以皇汗医学說它主治“喘而无汗,头痛,發热惡寒身体疼痛者”。其余的条,多半未涉及二湯的主证或且不畢具主证,如四十二条“脉浮弱者”,四十四条“外证未解”,五十七条“半日許复煩”(以上桂枝湯)和三十六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五十条“脉浮”(以上麻黃湯)等。

(3)辨八纲:

①辨陰陽: 脉为浮、数、緊屬陽脉,证也屬陽证,如第七条所說“病有發热惡寒者,發于陽也”,故以为陽证无疑。

②辨表里: 医学心悟說:“一病之表里全在發热与潮热,惡寒与惡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胎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之”,麻桂二方都和前者吻合,自屬表证。况且,既辨明屬“太陽病”,太陽为三陽之表,更知是表证了。

③辨寒热:从病理看,属表寒,从病的性質看又应屬热证。实际上“表寒”是由寒邪客于肌表这个观念而來的,寒字并非確有所指,所以徐大椿以为屬表热,他說:“热在表者为發热头痛”,这是他独特的見解之处,但按傅統的观念,仍应屬于表寒。

④辨虚实: 既是表证,所以虚也是表虛,实也是表实。医学心悟說:“一病的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这一句即指表证而言。麻桂二方在陰陽、表里、寒热三方面都是相同的,只在表虚与表实上可以分别,前者屬桂枝湯,后者屬麻黃湯。

(4)从藥辨证:嚴格來說这不是辨证施治的方法。它虽然在臨床上价值很少,但在钻研古書时有很大的用处。在研讀伤寒論时,遇到条文中脉证不具备或具有疑問时,必须用这个方法加以互参。以麻黄湯为例,必系无汗的表实才用麻黄来开腠理而發其汗,以桂枝为佐其意更明。不用石膏知无里热,无附子知里不虚,用杏仁故知有喘。

以上就是辨证的大概。因为辨证是和施治緊紧相结合的,辨清证即可大胆用藥,縱使大剂和峻藥也无須顧慮。伤寒論对大承气的应用非常謹慎,在二百零八条述及大承气湯以前,預列以一百八十九条、一百九十一条、一百九十四条、一百九十五条、二百零四条、二百零五条、二百零六等条敦敦示喻,教人攻下須当小心,但在急下数条(第二百五十二到二百五十五条,三百二十条,三百二十二条等六条)却又多么快爽,这是辨证施治中胆欲大而心欲細的范例。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5篇

生命的大智慧——读《老子》有感 一 “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赞叹.老子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时,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当时的中国呈现出极为灿烂的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纷纷产生,一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就生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正因为有了老子才更加伟大.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在那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以习得鉴往知来的历史,所以对人世有了得深的体认.老子运用他深邃的思维,创造出了灿烂亘古的道家思想. 其间,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孔子来拜访.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问题,对老子的博学和科研成果很佩服.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回到鲁国后,常常对人赞美老子. 孔子曾用瑰丽的语言赞美老子:鸟会飞,我知道;鱼会游水,我知道;曾很走,我知道;但是龙,它在去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二 老子的哲学被称为“智者的低语”、“滋润心灵的甘泉”,它究竟是怎样的呢? 应该说,老子本意是用于政治的,但它的主要用处却是在为人处世方面. 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决窍.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要表现坚强,不要表现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人要表现柔弱,不要表现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表现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选的权变,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三 以柔克刚的事例,历史上多矣. 秦汉时驰骋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曾盛极一时,然而在冒顿统一匈奴前却经常受东胡国的欺侮.一次,冒顿得到一匹好马.东胡王得悉后,派人来索取.冒顿部下气愤,但冒顿将马送于东胡王.后来东胡王得悉冒顿的妻子很漂亮,派人来要.冒顿的部下更加气愤,纷纷表示要与东胡拼命,士可杀,不可侮.但冒顿又派人把妻子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便放松了警惕,整天饮酒作乐.后来,东胡王又派人向冒顿索取土地.这次冒顿斩掉东胡侠者,召来哲师大会,杀奔东胡.直到匈奴兵临城下,东胡王才恍然大悟,但悔之晚矣.于是强大的东胡国被小小的匈奴灭掉了. 越王勾距卧薪尝胆灭呈更是“以柔克刚”的范例.越国被吴国打得大败,于是勾践向美称臣求和,并亲自为吴王打扫家室三年,又向呈王送上美女西施,可谓施尽“柔”之能事.美王夫差则扮演了可悲的“刚强”者.他自恃强大,无视卧薪尝胆的勾践,率兵参加中原大战,争夺霸主,一度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二十年后强大的吴国已外强中干,吴宫被弱者越甲三千夷为平地. 汉祖刘邦与霸王项弱的楚汉之争,司马 诈病赚曹爽,王浚为石勒所亡,…… 历史上演绎的以柔克刚的事便不胜枚举 四 《素问经》上说,上知天文,下通地埂,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既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良方.天文地理,各有专著论述.在为人处世这方面,道家可谓击中要害.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时,谈论了诸子思想的要旨,并历数了儒法墨等诸家长短,却惟独对老子的道家褒丽不贬.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揭示了为人处事中极奥秘的要点.一句“红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出了世上竞争者取胜的诀窍.可惜读懂哲理智慧的书的人,又有几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万事生长历程看得何等深刻,概括得何等精辟,让人感到它们的任何注释都是多余累 . 或许你以为只要已身端正,名正言顺,就可以以正压邪,什么事都好办,其实谬不然.在严酷的现实中却要处处碰壁,事事不顺.这时你不妨看看《老子》.它并不要求人们消极遁世,它貌似出世的书,谈的却尽是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达到目的;申韩 尚台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 天下竞争之术化为艺术的智者. 有时,你采用采用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与人争强胜斗胜.结果呢?呀许表面上你胜利,痛快淋漓地将对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顿,可事实上,这就埋下了仇恨的样子,留下更大隐患,无形中给自己留下更多障碍.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将大大,超过那一时的风光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行不通;而迂目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达到目的,战胜强者,而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何乐而不为呢?大智惹愚,大巧若。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6篇

辩证思考作文450字

我想这件事情对于我们而言始终都是有这股利益存在的。不管他先传的是一种怎样的广告含义,或者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商业噱头,他始终都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正能量存在于这里的。

所以我想在上他的课的时候学到了最深刻的一节课就是。看到一件事情要辩证统一的咯。哦我想我以前的'一个局限性就在于他什么事情都比较片面,总是从刺激的角度,立场去看了整个事情,从自己的角度就判断整件事情的好坏,后来我想,原来不仅我一个人是这样,习惯性的去想。要是这本身就是属于我们自己人性的本性。庞大的人群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相处了固定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

想改变这种思想观和所有模式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所以我们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甚至20几年的教育,所以才会了一直潜移默化的去矫正这样的思维方式。

但是至少在履行这样时间的过程当中,我想我们是比较成功的了。真是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不是什么东西都一蹴而就,这样的结果也不会变得长久。

有辩证思维的作文范文 第7篇

气虚证

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

疾病病因:

气虚与气陷的联系与区别

气虚与气陷都是气病中属于虚的病理变化,但两者同中有别。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二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气虚与五脏气虚

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2.气陷是气虚下陷的病理变化

气陷是气虚与气的升举失常同病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虚下陷的特点。导致气陷的原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久病气虚,年老体衰,饮食损伤,或劳欲过度等。其中久泻久痢不愈,或妇女产育过多、产后失于调养者最为多见。

气陷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主升清,气宜上行,若脾气受损,升举无力,则气虚而下陷。其临床表现除有气虚倦怠无力,面白神疲等一般见证外,还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如腹部坠胀,胃肾下垂,脱肛,或妇女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的病证。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同时又出现了清气不升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的气陷症,主要是中气下陷,病机主要是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表现为饮食减少,腹胀肛坠,泄泻,或排便无力,眩晕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就是中气虚衰,失于升举,清阳之气下陷的病证。

气虚与气陷虽同属气的虚弱性病理变化,但气虚病涉五脏,所概甚为广泛;而气陷则是因气虚而升举无力,清气下陷的复合性病机变化,主要责之脾虚,以中气下陷为多见。

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